9月28日,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央廣網記者向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白廷輝提問:國企改革關鍵在于人,請問上海市國資委如何調動員工積極性?在人才激勵約束機制上又有什么創新?
白廷輝表示,近年來,上海市國資委積極推進企業領導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三能機制”改革專項行動,主要有三點成效。
![]()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上海研究制定《關于推進本市市管國有企業“三能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市管國有企業優秀年輕領導人員發現培養選拔工作的意見》《關于本市市管國有企業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任期制契約化管理、中長期激勵機制建設等關鍵任務落實。
二是強化責任傳導。將“三能機制”建設情況納入國有企業干部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評價,評價結果與企業法定代表人的任期考核激勵相掛鉤,以制度剛性保障改革力度。目前,上海市國有企業已普遍建立“三能機制”,其中19家市管企業已聘用職業經理人115名,按照“一人一約”方式約定權利義務、明確業績目標。同時,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在各級企業深入推行,1.34萬名各級企業部門管理人員(不含領導班子成員)實行競爭上崗。今年以來,企業部門管理人員中有2.53%實現末等調整或不勝任退出。
三是堅持分類推進。優化工資總額與效益聯動機制,根據企業功能性質進行分類管理,實行有差別的聯動,建立收入分配專項督查機制,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推動企業建立中長期激勵機制,近三年來,16戶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12戶科技型企業實施非上市公司股權或分紅激勵,一批企業實行超額利潤分享等激勵機制。截至目前,已實施中長期激勵的各級企業415戶,占具備條件企業戶數的近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