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五福添祝福,今有五福善治理。生態環境共來護,捕鳥電魚要被捉。雞鴨狗棚圈養好,生活垃圾勤分類。宅前屋后覅亂堆,紅白喜事要簡辦。不占公共綠化地,建房返修要審批……美麗鄉村看民永,新風建設靠大家!”
崇明區橫沙鄉民永村民北路邊,一棟小屋外墻上畫著這首鄉間民謠。“這是村里新近開業的‘五?;鸪小裰{唱的是‘五福生態基金’的主要扣分項,朗朗上口,簡單好記。村民憑積分可在超市兌換米、面、油等物品,非常方便?!泵裼来妩h總支書記沈建榮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了解到,自2020年起,橫沙鄉全面推廣“五福生態基金”制度,以積分方式向全鄉村、居民提供幫扶金、助學金、自治金、共享金、風尚金總計共3300萬的五類惠民資金。積分有“共享積分”與“自治積分”兩類,與惠民資金的發放額度掛鉤,原先無形的村規民約因為積分制管理有了量化標準,督促村民規范日常行為、破除陳規陋習,積極參與鄉村治理。
新事項、新變化需要新方法
橫沙鄉地理位置獨特,鄉村風貌習俗保存完好。不過,近年來,伴隨著鄉村社會變遷、鄉村治理出現新情況、新要求,原生態鄉村地區的基層治理也面臨新挑戰。
最明顯的體現,在于鄉村基層干部的新老交替。“以往,年紀大、威望高的村干部承擔了矛盾調解、引領村民自治的職責,有較大號召力。近年來,這批老的村干部雖仍在發揮作用,但同時有大量‘新鮮血液’涌入鄉村基層,‘小年輕’逐漸開始挑大梁,其中還有不少是外來干部。 年紀輕、人頭疏,年輕村干部需要更規范、更高效、更成體系的制度開展鄉村治理?!睓M沙鄉黨委書記楊冬衛說。
“人”變了,“事”也變了。楊冬衛告訴記者,在自然風貌、生態環境保持“原味”的同時,橫沙鄉近年來在社會治理方面不斷規范化、現代化,新的管理事項不斷涌現。“比如疫情防控中,就有許多新的管理服務事項,需要讓百姓知曉;另外,交通安全領域的‘一盔一帶’、農林廢棄物管理領域的秸稈禁焚等,都是近年來的新規。 要讓鄉村治理精細化、規范化,就要讓這些新規更高效‘觸達’每個村組、每個村民,讓村民知曉并參與。否則,容易出現‘干部拼命干、百姓邊上看’的情況?!?/p>
記者了解到,以往,橫沙鄉的惠民資金主要通過普惠式、粗放化的方式發放。久而久之,少數村民便會將補貼視作理所應當,激勵效應不夠顯著,還有“以利代治、以利取人”的治理隱患。 在此背景下,“原味橫沙”急需一套更有效、更科學合理的鼓勵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制度。
可量化的積分激發“主人翁”意識
“村子是一個集體。鄉村治理的責任不應只落在村干部肩上,更需要村民參與,村民‘袖手旁觀’的觀念需要更新?!睏疃l告訴記者。于是,“五福生態基金”制度應運而生。
“五福生態基金”制度的雛形,誕生于民永村的探索。沈建榮告訴記者,2019年,村里探索實行“村民自治金”制度:原先,村民每年可無條件享每戶600元的惠民資金,后經籌劃,村里決定在資金大盤不變的前提下,將這600元轉為“村民自治金”并與村規民約掛鉤,把秸稈焚燒等事項作為考核項,有效解決了鄉村治理“沒依據、沒抓手、沒人聽”的問題。
“以前福利直接發;現在村民要享受福利必須配合管理、盡到相應義務;如主動參與治理,還能加分。村干部每日在村域內巡邏,一旦發現村民有違規行為,不僅會口頭教育,還會以每次25元(分)的標準在其所在戶的自治金中減扣?!鄙蚪s說?!胺贌斩捒?5分,幫助鄰里加25分”,清晰列明的積分管理規定,讓村民參與鄉村治理有了熱情和方向。
2020年起,橫沙鄉全面推廣“五?!鄙鷳B基金制度,并將“自治金”的600元額度轉變為每戶600分的“自治積分”,在此基礎上額外新增每戶600分的“共享積分”。其中,“共享積分”的扣減關聯橫沙鄉年度重點工作,對照積分項目明細,掛鉤年度鄉級共享金、風尚金發放;“自治積分”的扣減則依舊關聯村規民約,掛鉤村級自治金發放。
“自治積分”精確到戶,“共享積分”則分配到村民小組,二者看似無關,實則緊密相連。沈建榮告訴記者,“共享積分”出臺后,一旦村民出現違規,不僅會按照原有制度扣除“自治積分”,還會翻倍扣除“共享積分”?!氨热鐝埲紵淮谓斩挘粌H要在他個人的‘自治積分’中扣除25分,還要在他所在村民小組共有的‘共享積分’賬戶上扣除100分。一個村民違規,他所在村民小組內的所有人都需承擔后果。”此外,每個村居還會在公告欄設置“紅黑榜”,每季度公告村民的違規行為及好人好事?!爱攤€體行為與群體相關時,為了維護村子里的人情秩序,每位村民都會努力規范自己的行為,以免‘丟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