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作為上海的核心區域,繁華的金融商圈、豐富的旅游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黃浦一直是海內外游客的首選打卡地。隨著游客的聚集,近年來,區域內以民宿為代表的居住房屋短期租賃成為一種蓬勃發展的新業態。如何打通短租房管理的“痛點難點”?如何讓游客住得安心舒心?區城管執法局堅持以“自治共治法治”為著力點,積極探索房屋短租長效管理的“新路子”。
優化管理,保障各方合法權益
早在2020年,黃浦區城管執法局就會同區法制部門、區法學會等成立聯合調研組,先后赴田子坊、福州大廈、NICE民宿等場所單位,針對短租房開展專題調研。
通過調研,執法人員了解到中心城區房屋短期租賃不僅滿足了不同群體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還盤活了閑置房屋資源。同時,房屋短租形成了城市的另一種“煙火氣”,豐富了上海租賃房屋的業態、助推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然而,調研也發現,房屋短租尚存在著一系列不規范的問題,如管理標準不清晰、各方權責未明確、難點隱患未解決等。房屋短租市場需要進一步規范。
在聽取了市民群眾、業內人士、法學專家等多方意見后,去年,《黃浦區居住房屋短期租賃管理辦法(試行)》(簡稱《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出臺。
從法治層面,明確了居住房屋短期租賃的定義,即出租人將居住房屋交付承租人及同住人居住使用,連續租賃期限不超過6個月的行為。明確禁止行為,違法建筑、危險房屋等房屋不得用于出租。從制度層面,創新居住房屋短期租賃的登記。出租人應當在發布短期租賃居住房屋信息前,需向房屋所在地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登記備案。從權責層面,加強居住房屋短期租賃的管控。各職能單位應當注重市民居住房屋短期租賃的投訴情況,及時受理和妥善處理出租人員、承租人員和相鄰業主的投訴。
有了制度的保障,黃浦的民宿經營得更規范了,游客住得更安心了,投訴也逐漸變少了。
關鍵詞: 居住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