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口腔種植行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創新材料的應用已成為推動臨床進步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2025年11月8日,合肥博雅邁特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在安徽合肥隆重舉辦“伊希思納米晶鈦種植體新品發布會”。

左起:葉雨、蔣勇、張圣梅、鄭玉峰、張宇
安徽省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蔣勇,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副主任張宇,有方(合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磊,山東宏潤空壓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圣梅,博雅邁特創始人鄭玉峰,博雅邁特董事長葉雨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多位專家學者、行業領導和合作伙伴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創新材料賦能口腔種植的新篇章。
一、新品發布 重磅亮相
博雅邁特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連續兩年作為牽頭單位揭榜工信部生物醫用材料創新任務的生物材料企業,致力于通過創新生物材料技術和醫療器械產品推動臨床應用。值得一提的是,博雅邁特核心產品伊希思納米晶鈦種植體獲批安徽省首張由省內本土企業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的牙科種植體及附件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為創新材料驅動口腔種植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材料升級——采用納米晶鈦材料 強度與活性雙突破
伊希思納米晶鈦種植體采用獨特的納米晶鈦(UFG-TA4G)材料,該材料通過劇烈塑性變形工藝將鈦的晶粒尺寸細化至納米級別,在不改變材料成分、不降低生物安全性的前提下,兼具超高強度、高塑性和良好的成骨生物活性,是牙科種植體的理想材料選擇。

(一)強度突破——納米晶鈦抗拉強度高達1054 MPa,比四級純鈦提升46%

(二)疲勞性能更優·耐久性更高——在更高載荷條件下,納米晶鈦種植體的疲勞循環次數依然較知名品牌提升400%以上

(三)旋出扭矩更高·骨結合更穩固——納米晶鈦種植體在術后多時間點的旋出扭矩值均高于四級純鈦種植體,骨結合更緊密,愈合速度更快

2、SLA表面處理工藝——加速骨結合

3、內六角連接——更好的工具兼容性

4、全方位結構優化——提升初期穩定性·強化自攻性能·降低植入風險

5、11°摩爾氏錐度——穩固密合無微動

二、盛典現場 專業匯聚
在會議上,多位嘉賓圍繞材料創新與臨床應用展開交流,分享了對納米晶鈦在口腔種植領域應用前景的思考與見解。
博雅邁特創始人、北京大學教授鄭玉峰在講話中表示,納米晶鈦材料的成功應用,是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研究邁向臨床的重要一步,將進一步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博雅邁特創始人、北京大學教授鄭玉峰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副主任張宇教授認為,種植體的生物活性是影響臨床表現的重要因素,優異的生物活性有助于促進骨組織更早建立穩定骨結合,從而實現更理想的愈合效果。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副主任張宇教授
博雅邁特董事長葉雨在講話中指出,種植體的機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影響種植效果的關鍵因素,而伊希思納米晶鈦種植體晶粒尺寸約200nm,晶界數量和位錯密度提升200%以上,使材料既具備1054 MPa的高強度,又具有更優異的生物活性。

博雅邁特董事長葉雨
三、合作簽約 共促發展
活動現場,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與博雅邁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資源,聯合推進“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在醫工結合、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臨床驗證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構建“產學研用”融合創新體系,推動先進生物材料和數字化技術在口腔醫學領域的轉化與應用。

本次合作標志著雙方在平臺共建與協同創新方面邁出重要一步,為促進國產生物材料及數字化口腔技術的研發與臨床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展望未來 持續創新
伊希思納米晶鈦種植體的重磅發布,充分展示了博雅邁特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這一成果不僅推動了納米晶鈦材料在口腔種植領域的臨床應用落地,也為國產種植系統的自主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博雅邁特將繼續秉承“應用生物材料 重塑健康人體”的使命,以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持續推動生物醫用材料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