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今年59歲的蔡金根每天一早都要從黎里搭乘示范區公交5路到東方綠舟轉17號線再轉2號線去南京路上的公司上班,晚上再原路返回黎里的家中。這樣的跨省通勤生活,與他并不陌生,近20來最大的改變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加速打破了行政壁壘的步伐,也讓跨省公交的開行越來越規范。
每天早上7點半,同樣是在吳江的跨省公交進入上海青浦后的終點站東方綠舟站,與蔡金根反向而行的人也有不少。吳江區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劉歡長期觀察發現,這些多是有閑的50+人群結伴前往黎里游玩的上海旅客。“他們一般早飯后坐上公交到黎里來玩,下午三四點又會坐上公交回上海。”正是得益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建設,目前共啟用了8條區域公交線路,其中5 條線路在吳江境內始發,已經累計發送旅客220萬人次。三地市民間的往來也從以往的“需要跨天出游”,到如今“當天坐公交往返”。
上海蘇州雙城戀的小路和小峰,也期待在“雙十一”蘇州上海軌交的順利開通實現無縫換乘后,過上更輕松愜意的甜蜜周末。不僅路上時間縮短了一半,更增添了共同游山玩水看電影追劇的美好時光。
同樣是在太倉鄉村旅游網紅打卡地——東林村。自從建成了5.38公里田園游道,5.3公里的軌道小火車游覽線以及鋪設了500萬株水草,構建了7.3萬平方米水下森林,并擁有游船碼頭、名人水街、紫藤花長廊等多個景區后,太倉城廂鎮蘇齊芳也在感嘆:“路通了,環境好了,體驗項目建起來了,一到周末上海和周邊城市的人就蜂擁而來了。”預計今年“五一”期間,東林村將迎來2萬人次游客。
關鍵詞:



